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拼音céng yīn guó nàn pī jīn jiǎ , bú wèi jiā pín mài bǎo dāo 。

出处出自宋代曹翰所作的《内宴奉诏作》。

意思曾经因为国家危难披金甲征战不辞辛劳,而今依然位低身闲,也不愿卖掉心爱的宝刀。

注释金甲:战场上用作护身的盔甲,这里指代戎马生涯。卖宝刀:《汉书·龚遂传》载,龚遂见齐人好游侠,不事稼穑,于是“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这里反用其意,表示自己不愿卖刀,仍盼为国再立新功。

原文链接曹翰《内宴奉诏作》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曾哀凄欷心离离兮,还顾高丘泣如洒兮。
——刘向《九叹·思古》
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曾于太白峰前住,数到仙游寺里来。
——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
曾到交河城,风土断人肠。
——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郁达夫《钓台题壁》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杜甫《成都府》
曾无一字堪驱使,谩有虚名拟八叉。
——王守仁《晓霁用前韵书怀二首·其一》
曾是绿杨千树好,只今明月一分无。
——陈沆《扬州城楼》
曾来白帝寻先主,复走江东问仲谋。
——顾炎武《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