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润州多景楼》是南宋诗人刘过创作的七言古诗,此诗气势雄壮,把身世之叹,结合在登临怀古之中,由中原不见,恢复无望,引出家国之怨;由古人引出自己落落不偶。诗通篇充满牢骚,却又含融不露;通篇充满哀伤,却又慷爽高昂、豪宕激越,充分表达了诗人不甘落寞、勇于进取的雄心壮志。
题润州多景楼
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
一楼坐断水中央,收拾淮南数千里。
西风把酒闲来游,木叶渐脱人间秋。
烟尘茫茫路渺渺,神京不见双泪流。
君不见王勃才名今盖世,当时未遇庸人尔。
琴书落魄豫章城,腾王阁中悲帝子。
又不见李白才思真天然,时人未省为谪仙。
一朝放浪金陵去,凤凰台上望长安。
我今四海行将遍,东历苏杭西汉沔。
第一江山最上头,天下无人独登览。
楼高思远愁绪多,楼乎楼乎奈汝何。
安得李白与王勃,名与此楼长突兀。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据宋岳珂《桯史》卷二《刘改之诗词》条载,开禧元年(1205年),刘过游镇江,当时岳珂在军中管粮,刘过与岳珂、章升之、黄机等人四处游览,凡名胜之处,都作有诗。这首题多景楼的诗当时最为同伴所欣赏,章升之“为之大书,词翰俱卓荦可喜”,属岳珂刻在多景楼上,因事未果。岳珂《桯史》录诗全首,字句与刘过集中所载多异文。
翻译注释
翻译
金山与焦山兀立江中,相对而起,面向着滔滔不绝东流的长江水。
多景楼巍然矗立在水中央,眼前可望尽淮南数千里大好河山。
在萧瑟的西风中我带酒乘闲到此一游,树叶渐渐黄落,时令已是初秋。
烟雾尘沙弥漫了天空,北望是渺渺一片,我见不到昔日的京城,满怀忧愁。
你没见到王勃的才名今天被认作盖世无双,他当时不为人知,被当成凡夫俗子,带着琴书流落到豫章;
登上了滕王阁,写诗作赋,感慨悲伤。
你又不见李白的才思真是人间第一,人们不知道他是神仙下凡,
一旦浪游到金陵,在凤凰台作诗高吟望长安。
如今我也把四海都将走遍,西边到过汉沔,东边到过苏杭。
如今站在北固山的最高处,眼前没一人,独自在这里骋目游览。
楼高我的思绪深远、愁苦也多,楼啊我又能对你如何?
怎能够像李白与王勃一样,名声与这楼永远高耸巍峨!
注释
(1)润州:今江苏镇江。
(2)多景楼:在镇江市东北北固山上,知州陈天麟建。
(3)金山焦山:在镇江西北及东北,均在江中,东西对峙。
(4)挹:汲取。
(5)坐断:占据;把住。
(6)收拾:领略。
(7)木叶:树叶。
(8)神京:神州京师。此指北宋京城汴京。
(9)王勃:唐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10)琴书落魄豫章城,腾王阁中悲帝子:《唐摭言》载,王勃十四五岁到南方去看望父亲,经过豫章(今江西南昌)。当时太守新修滕王阁,设宴阁上,请客人作序文,实际上已让自己的女婿写好了。王勃也参加了宴会,他见座客纷纷谦让,轮到自己,毫不推辞,挥笔便成,文采惊人,在座的人无不钦佩。帝子,指滕王李元婴,唐高祖之子。王勃《滕王阁》诗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句。
(11)未省:未曾,没有。
(12)放浪:放情、浪游。
(13)凤凰台:在今南京市。李白作有《登金陵凤凰台》诗,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
(14)苏杭:苏州、杭州,指今江浙一带。
(15)汉沔:汉阳、沔阳,指今湖北一带。
(16)第一江山:梁武帝曾称北固山为“天下第一江山”。
(17)突兀:高耸的样子。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刘过的诗
相关推荐
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题鹤林寺僧舍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题齐安城楼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题自画大树
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落西山四海孤。
短策且随时旦暮,不堪回首望菰蒲。
题胡逸老致虚庵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题宗之家初序潇湘图
江南春水碧于酒,客子往来船是家。
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鞍马老风沙。
题元八溪居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
题杭州孤山寺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题饶州酒务厅屏
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
说与傍人应不解,仗藜携酒看芝山。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
下马荒阶日欲曛,潺潺石溜静中闻。
鸟啼花落人声绝,寂寞山窗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