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雨

〔唐代〕杜甫

小雨晨光闪,初来叶上闻。

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

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作品简介

《晨雨》是杜甫晚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小雨晨光内"开篇,通过"初来叶上闻"等细腻描写,生动展现了清晨微雨的清新景致。诗人以"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展现雨势变化,尾联"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则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生命活力相结合,体现了杜甫晚年对自然万物的深刻观察和热爱。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恬淡悠远,展现了杜甫诗歌中少见的轻快风格。

创作背景

《晨雨》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时年56岁的杜甫寓居夔州(今重庆奉节)。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后,杜甫在夔州度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光。诗中描写的晨雨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对自然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恬淡心境,也透露出乱世中难得的宁静时刻。这种对自然景物的专注描写,展现了杜甫诗歌题材的丰富性和艺术表现的多样性。

翻译注释

翻译

小雨在清晨的微光中闪烁,初次落在树叶上便能听见声音。

雾气交织时,雨点滴落地面;遇到逆风,又旋转着随云飘散。

它暂时给柴门和篱笆添上了湿润的色彩,轻轻地沾湿了鸟兽的群体。

麝香山被雨水笼罩了一半,到了正午时分,山景还未完全显露分明。

注释

(1)旋:转动。

(2)柴荆: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

(3)亭午:正午。

全文拼音版

chén
xiǎochénguāngshǎnchūláishàngwén
jiāocáifēngxuánsuíyún
zàncháijīngqīngzhānniǎoshòuqún
shèxiāngshānbàntíngwèiquánfēn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击梧桐·香靥深深

〔宋代〕柳永

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自识伊来,便好看承,会得妖娆心素。临歧再约同欢,定是都把、平生相许。又恐恩情,易破难成,未免千般思虑。

近日书来,寒暄而已,苦没忉忉言语。便认得、听人教当,拟把前言轻负。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玉兰花

〔明代〕文徵明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

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陌上桑

〔两汉〕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鬚。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