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嵩山焦炼师

〔唐代〕李白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

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

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

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

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

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

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

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

霓裳何飘飖,凤吹转绵邈。

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

紫书倘可传,铭骨誓相学。

作品简介

《赠嵩山焦炼师》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体现了唐代文人崇道之风,表现出作者诚心求道以及对自由和长生的热烈向往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李白离开长安之后。诗中的焦炼师是一位著名的女道士。李颀、王昌龄、钱起都有诗寄赠给这位女道士。李白因造访焦炼师而尽登少室三十六峰,没有寻到,没有得到他梦想的仙丹,所以写此诗遥寄给她。

翻译注释

翻译

嵩山的太室山与少室山相携高凌青天,少室山上的贝多树一年可开三次花,紫烟氤氤。

山中有蓬莱海上仙客,宛如麻姑仙女。

大道在心,喧尘莫染,心迹高韬,浮想联翩。

饥时就餐桂花的金鹅蕊,闲暇时每每精读青苔纸写的道书。

宇宙八极恣意游憩,长在天宫九垓交际周旋。

一瓢饮尽颍河水,身骑舞鹤来到伊川。

晚上还归空山去,身披秋霞独眠。

明月如鸾镜挂在女萝藤间,夜晚松风呖呖如鸣琴弦。

潜影晦光隐居中岳嵩山,锻精炼魄栖息在云幄。

霓裳飘飖,凤声呖呖,绵绵不绝。

愿你与西王母一道来看看我这个下谪人间的东方朔。

如果焦炼师你可以收到我这封紫书,我将铭心刻跟你学习仙道。

注释

(1)鹅蕊:一作“蛾药”。

(2)青:一作“古”。

(3)裳:一作“衣”。

(4)飘摇:一作“萎蕤”。

全文拼音版

zèngsōngshānjiāoliànshī
èrshìlíngqīngtiānsānhuāhányān
zhōngyǒupénghǎiwǎnxiān
dàozàixuānrǎngāoxiǎngmián
shícānjīnéruǐqīngtáipiān
yóujiǔgāizhǎngzhōuxuán
xiàpiáozhuóyǐngshuǐláichuān
háiguīkōngshānshàngqiūxiámián
luóyuèguàcháojìngsōngfēngmíngxián
qiánguāngyǐnsōngyuèliànyún
shangpiāoyáofèngchuīzhuǎnmiánmiǎo
yuàntóng西wángxiàdōngfāngshuò
shūtǎngchuánmíngshìxiāngxué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赠妇诗三首·其二

〔两汉〕秦嘉

皇灵无私亲,为善荷天禄。

伤我与尔身,少小罹茕独。

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

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

河广无舟梁,道近隔丘陆。

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

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

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

针药可屡进,愁思难为数。

贞士笃终始,恩义不可属。

赠郭将军

〔唐代〕李白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赠日本僧智藏

〔唐代〕刘禹锡

浮杯万里过沧溟,遍礼名山适性灵。

深夜降龙潭水黑,新秋放鹤野田青。

身无彼我那怀土,心会真如不读经。

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

赠女冠畅师

〔宋代〕秦观

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乌纱裹寒玉。

飘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尘俗。

雾阁云窗人莫窥,门前车马任东西。

礼罢晓坛春日静,落红满地乳鸦啼。

赠僧朝美

〔唐代〕李白

水客凌洪波,长鲸涌溟海。

百川随龙舟,嘘吸竟安在。

中有不死者,探得明月珠。

高价倾宇宙,馀辉照江湖。

苞卷金缕褐,萧然若空无。

谁人识此宝,窃笑有狂夫。

了心何言说,各勉黄金躯。

赠黎安二生序

〔宋代〕曾巩

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

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

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

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

予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

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

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赠郭季鹰

〔唐代〕李白

河东郭有道,于世若浮云。

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耻将鸡并食,长与凤为群。

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赠钱徵君少阳

〔唐代〕李白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