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呈吴按察·其二

〔宋代〕刘过

黄鹤山前雨乍过,城南草市乐如何。

千金估客倡楼醉,一笛牧童年背歌。

江夏水生归未得,武昌鱼美价无多。

掉船亦欲徜徉去,古井而今淡不波。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黄鹤山前雨乍过,城南草市乐如何。

黄鹤山前刚刚下过一场雨,此刻城南的市集,那些草市摊位上的人们欢乐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千金估客倡楼醉,一笛牧童年背歌。

倡楼中富有的商人在欢醉畅饮,另一边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地吹着笛子,哼唱着歌谣。

江夏水生归未得,武昌鱼美价无多。

江夏的江水滔滔,归途仍然还遥不可及;武昌的鱼儿鲜美无比,价格却不算昂贵,令人垂涎。

掉船亦欲徜徉去,古井而今淡不波。

我也想乘船出游,随着江水自在徜徉,但遗憾的是,那口古井如今却显得如此平静,波澜不惊。

注释

(1)估客:这里指商人。

(2)倡楼:倡女所居处。

(3)徜徉:安闲自得的样子。

喜雨呈吴按察·其二拼音版

chéngànchá··èr
huángshānqiánzhàguòchéngnáncǎoshì
qiānjīnchānglóuzuìtóngniánbèi
jiāngxiàshuǐshēngguīwèichāngměijiàduō
diàochuánchángyángjǐngérjīndàn

作品简介

《喜雨呈吴按察·其二》是南宋江湖诗人刘过的一首即景抒怀之作,以雨后的市井欢愉反衬诗人内心的淡泊与怅惘。全诗分三个层次:前两联写市井之乐:黄鹤山雨霁后,城南草市喧嚣,“千金估客”的奢靡与“牧童一笛”的纯真形成贫富对照;颈联转折:以“江夏水生”(暗指仕途机遇)与“武昌鱼美”(喻民间闲趣)对举,流露进退两难之思;尾联明志:“掉船徜徉”显隐逸之想,“古井不波”则直言心绪已归于寂然,暗含对官场热情的消退。此诗语言浅近而意蕴层深,将市井百态、个人际遇与生命哲思熔于一炉,是南宋江湖诗派的典型风格。

作者介绍

刘过(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南宋词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一生未仕,流落江湖,力主抗金,为辛弃疾、陆游所赏识。其词豪放激越,多抒爱国之志与布衣不平之气,风格粗犷淋漓,是辛派词人重要代表。著有《龙洲集》《龙洲词》。存词70余首。刘过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答杨辟喜雨长句

〔宋代〕欧阳修

吾闻阴阳在天地,升降上下无时穷。

环回不得不差失,所以岁时无常丰。

古之为政知若此,均节收敛勤人功。

三年必有一年食,九岁常备三岁凶。

纵令水旱或时遇,以多补少能相通。

今者吏愚不善政,民亦游惰离於农。

军国赋敛急星火,兼并奉养过王公。

终年之耕幸一熟,聚而耗者多於蜂。

是以比岁屡登稔,然而民室常虚空。

遂令一时暂不雨,辄以困急号天翁。

赖天闵民不责吏,甘泽流布何其浓。

农当勉力吏当愧,敢不酌酒浇神龙。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喜雨

〔两汉〕曹植

天覆何弥广!苞育此群生。

弃之必憔悴,惠之则滋荣。

庆云从北来,郁述西南征。

时雨终夜降,长雷周我庭。

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

一枝花·咏喜雨

〔元代〕张养浩

用尽我为国为民心,祈下些值金值玉雨,数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唤省焦枯,喜万象春如故,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

[梁州]恨不得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禄。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

[尾声]青天多谢相扶助,赤子从今罢叹吁。只愿得三日霖霪不停住,便下当街上似五湖,都渰了九衢,犹自洗不尽从前受过的苦。

喜雨

〔宋代〕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喜雨亭记

〔宋代〕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

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

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喜雨

〔清代〕洪升

半岁伤枯旱,郊原一雨新。

麦芽争出土, 花气欲排春。

旋涨南陂水,初消北地尘。

明朝减米价, 先慰绝粮人。

喜雨

〔明代〕于谦

日入千山黑,层云构夕阴。

一声雷送雨,万国土成金。

品物回生意,闾阎诵好音。

天公应有在,知我爱民心。

喜雨呈吴按察·其一

〔宋代〕刘过

使君人物旧乌台,天听虽高力挽回。

湖水欲平江为退,秋田未旱雨朱来。

云随黄鹤游何许,风满南楼亦快哉。

凉意入秋清可画,月岩知有桂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