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吹笙曲》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元丹丘所写的一首送别诗,收录于《全唐诗》。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载)元丹丘应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之邀,共同访道,自其隐居处东蒙山西入长安,途经兖州治城瑕丘,李白为他饯别,作此诗,时间约在是年秋冬。全诗共十六句一百一十二字,惜别之情深切动人。
凤吹笙曲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
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
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
此时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
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
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
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李白15岁时开始游学道教。他在《感兴八首》中说:“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吹笙吟松风,泛瑟窥海月。西山玉童子,使我炼金丹。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他还十分赞赏这般年龄的古人学仙,在《凤吹笙曲》中说:“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这里的“向蓬阙”和“赴玉京”是李白对道教的心驰神往,是他对道教追求的最高境界。
李白的这首诗是在他追求道教的至高境界途中,为友人写的一首送别诗,既道出了对友人的别离之前,也暗示自己对道教的最高境界的追求,最后一句更点出,那个吹笙的王子晋一遇到道教神仙就一去不复返了,说明了道教文化的高深莫测。
翻译注释
翻译
仙人十五岁就爱吹笙,笙响如同昆丘的彩凤鸣叫。
也听说你会炼气餐金液,现如今又传说你马上要上长安朝拜皇上。
玉京长安有迢迢几千里路之遥,凤笙一去,何时能回?怕是难以再见。
绛唇一启,便是叹息,叹息你的离去,纤指一举,便奏出凄凉的离别琴调,充满惋惜。
此时惜别,那堪听闻离别之音;此地相看,那堪见此分别之颜。
不如来它一曲全真清吹,高歌仙曲,声响绿云。
绿云和着紫气一起飞向函谷关,寻仙访道应去河南的缑氏山。
你可别学那个很会吹笙的王子晋,一遇到神仙浮丘公就一去不还,我还想见你呢!
注释
(1)仙人:本谓王子乔,即周灵王太子晋。
(2)炼气:通过调息、行气等方法锻炼自身内在的精气。
(3)玉京:道家所谓天庭。此代指唐之京都长安。
(4)凤笙:喻指所送之人元丹丘。
(5)讵堪闻:犹岂可闻或不可闻的意思。
(6)此地:此指送别之地,喻指治城瑕丘。
(7)未忍分:即不忍分别。
(8)重吟:谓再行吟唱或歌吟。
(9)清吹:此指清越的管乐,如笙、笛、萧之类。
(10)紫气:星名,即紫气星,又名景星。追随木星在东方青龙位处,为祥瑞吉庆之星,故有“紫气东来”之美号。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凤凰台次李太白韵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
舞罢青蛾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催行棹,湖拥新沙换故洲。
结绮临春无处觅,年年荒草向人愁。
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渐玉箸、银钩满。
锦囊收,犀轴卷。常珍重、小斋吟玩。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似频见、千娇面。
凤衔杯·追悔当初孤深愿
追悔当初孤深愿。经年价、两成幽怨。任越水吴山,似屏如障堪游玩。奈独自、慵抬眼。
赏烟花,听弦管。图欢笑、转加肠断。更时展丹青,强拈书信频频看。又争似、亲相见。
凤衔杯·留花不住怨花飞
留花不住怨花飞,向南园、情绪依依。可惜倒红斜白、一枝枝。经宿雨、又离披。
凭朱槛,把金卮。对芳丛、惆怅多时。何况旧欢新恨、阻心期。空满眼、是相思。
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粲登临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
凤雏次韵答胡少参
凤雏生高崖,风雨摧其翼。
养疴深林中,百乌惊辟易。
虞人视为妖,举网争弹弋。
此本王者瑞,惜哉谁能识。
吾方哀其穷,胡忍复相亟?
鸱枭椐丛林,驱鸟恣搏食。
嗟尔独何心?枭凤如黑白。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凤凰曲
嬴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
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
影灭彩云断,遗声落西秦。
凤鸣亭
凤鸣期不来,瑶华几销歇。
唯有山中人,吹箫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