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别宋之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是开元二十年(734)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与贬赴交趾(今越南河内)的宋之悌分别时所作。首联点明地点,说眼前江水与碧海相通,暗示宋之悌的贬所;颔联点题,写人在千里之外,而情义却在眼前杯酒之中;颈联上句点出了送别时晴朗的天气,下句写晚风中的猿啸声;尾联表现对友人的深挚感情。前三联写得豪逸洒脱,最后却已悲怆沉郁作结。全诗大开大合,跳跃跌宕,情调悲切,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宋之悌以垂暮之年远谪交趾的同情。
江夏别宋之悌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江夏别宋之悌》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4年)。郁贤皓曾撰此诗《系年辨疑》,考证出宋之悌乃宋之问之弟、宋若思之父,并根据宋之悌生平事迹,认定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年左右。宋之悌于开元年间历任右羽林将军、益州长史、剑南节度使及太原尹等要职,后以事流贬交趾(今越南河内)。李白与宋之悌交情很深,后来他儿子宋若思在浔阳脱李白之囚并为之推覆清雪,大概也与世谊有关。这首诗,可能就是宋之悌赴交趾贬所前,李白在江夏(即今武汉市武昌)与他分别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楚地之水清澈见底似若空无,直与远处的大海相连。
你我将远别于千里之外,兴致却同在眼前杯酒之中。
谷鸟天晴时不停地鸣叫,江岸之猿猴却向晚而哀号。
我一生之中从没有流眼泪,现在在这里却泣涕不止。
注释
(1)楚水:指汉水汇入之后的一段长江水。
(2)将:与。
(3)碧海:指朱鸢(今属越南),宋之悌贬所。朱鸢在唐代属安南都护府交趾郡,当时有朱鸢江经此入海。
(4)千里:据《旧唐书·地理志四》:交趾“至京师七千二百五十三里”,则朱鸢至江夏亦相距数千里。
(5)兴:兴会,兴致。
(6)谷鸟:山间或或水间的鸟。
(7)泣:眼泪。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江陵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依然临江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馀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钓晩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八十二
远岸无行树,经霜有伴红。
停船搜好句,题叶赠江枫。
江上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江城子·初夜含娇入洞房
初夜含娇入洞房,理残妆,柳眉长。翡翠屏中,亲爇玉炉香。整顿金钿呼小玉,排红烛,待潘郎。
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
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馀。
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