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我有吴趋曲,无人知此音。
我珍藏着吴风民歌,可没有知音与我一同欣赏。
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伍子婿当年感叹:不采纳我的言论,所以姑苏城宫殿荒芜野草蔓延,徒有麋鹿悲吟。
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我还未作出那受人夸奖的观涛诗,满腔抱负也未能实现。
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
就辞别皇上,归隐山林,白白地失去了一次大好机会。
注释
(1)吴趋曲:吴地歌曲名。
(2)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我有吴趋曲,无人知此音。
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
我有吴趋曲,无人知此音。
我珍藏着吴风民歌,可没有知音与我一同欣赏。
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伍子婿当年感叹:不采纳我的言论,所以姑苏城宫殿荒芜野草蔓延,徒有麋鹿悲吟。
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我还未作出那受人夸奖的观涛诗,满腔抱负也未能实现。
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
就辞别皇上,归隐山林,白白地失去了一次大好机会。
(1)吴趋曲:吴地歌曲名。
(2)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赠薛校书》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点出诗人珍藏有美妙的吴地曲调,却无人能理解和欣赏;颔联用典,极为悲凉落拓;颈联说未曾夸耀自己观涛的佳作,但内心却怀有钓鳌的壮志未酬;尾联以诗人向东海挥手告别,虚度此行回归故林的场景作结。这首诗以深沉的感慨和抒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的无奈,显示出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赠薛校书》出自《全唐诗》卷一百六十八。唐代诗人李白所作(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据说是李白写给一位唐代女诗人薛涛的一首诗,薛涛当时人称女校书(Jiào shū)。校书是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员。汉有校书郎中,三国魏始置秘书校书郎,隋﹑唐等都设此官,属秘书省。另外校书也做乐伎、歌伎。唐朝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薛涛,蜀中能诗文的名人,时称女校书。后因以女校书为歌女的雅称,亦省称校书。 但是根据李白(701-762)和王建(约767-约830年)的生卒年月,李白诗中的薛校书应该不是王建所题的薛涛。具体考证不详。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
风涛倘相见,更欲凌昆墟。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日晚鸊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
崔令学陶令,北窗常昼眠。
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
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
东皋春事起,种黍早归田。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壮士如驹出渥洼,死眠牖下等虫沙。
老儒细为儿郎说,名将皆因战起家。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
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越。
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
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
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
一度浙江北,十年醉楚台。
荆门倒屈宋,梁苑倾邹枚。
苦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
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
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
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
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
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
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
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
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
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思慕延陵子,宝剑非所惜。
子其宁尔心,亲交义不薄。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